魚鱗病是一組以皮膚枯燥、伴有魚鱗狀鱗屑為特征的遺傳角化異常性皮膚病,該病冬重夏輕,常在嬰幼兒期發病,表現為四肢伸側對稱性皮膚枯燥、粗糙,可見淡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鱗屑緊貼,其邊際游離,尤以下肢較重,常伴有遺傳過敏性疾病如濕疹等?;颊咧饕憩F為皮膚干燥,并伴有片狀魚鱗狀皮損,皮膚顏色一般為從白色、灰褐色到棕色不等,一般冬季皮損較嚴重,夏季可好轉,不同的類型他的具體癥狀略語差異。
魚鱗病在中醫上以為是先天稟賦缺乏,而致血虛風燥,或瘀血阻滯,肌膚失養而成。中醫主張選用益氣散瘀、榮肌潤膚,清熱解毒的原理;夏日氣溫高,人簡單流汗,而汗水又能將魚鱗病的鱗屑溶解,加上“冬病夏治”的歸納運用,多可使魚鱗病在夏日呈現好轉。
誘發魚鱗病的因素有哪些?下面請看南陽老中醫為您詳細介紹:
1、病毒感染與自身免疫異常
感染可能直接或間接地通過激發自身免疫反應而損傷胰島組織,使身體組織發生病變出現魚鱗病。
2、精神刺激、創傷
在應激狀態下腎上腺糖皮質激素、胰高血糖素、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多,患者易發生免疫功能異常,以此身體皮膚組織可能會出現異常變化,導致魚鱗病。
3、環境因素
長期處于過度寒冷或者過度干燥的空間,有可能使自己皮膚過于干燥,然后導致魚鱗病。
4、化學因素
長期的吸入化學物質或者化學物質附著與人體的皮膚表面,則有可能導致魚鱗病的發生。
以上是來自南陽老中醫帶來的分享,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內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