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,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,興趣減低,悲觀,思維遲緩,缺乏主動性,自責自罪,飲食、睡眠差,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,感到全身多處不適,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。
為什么會得抑郁癥?下面請看南陽老中醫為您詳細介紹:
1、遺傳因素(10%):
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,與患病者血緣關系愈近,患病概率越高。一 級親屬患病的概率遠高于其他親屬,這與遺傳疾病的一般規律相符。
2、生化因素(25%):
兒茶酚胺假說:主要指抑郁癥的發生可能與大腦突觸間隙神經遞質5-羥色胺(5-HT)和去甲腎上腺素(NE)的濃度下降有關;由于很多抗抑郁劑,如選擇性5-羥色胺再攝取抑 制劑(SSRI)或者選擇性5-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 制劑(SNRI)等使用后,雖然大腦突觸間隙這些神經遞質的濃度很快升高,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還是需要2周左右才會起效,因此又有了5-HT和NE受體敏感性增高(超敏)的假說。
3、心理-社會因素(25%):
各種重大生活事件突然發生,或長期持續存在會引起強烈或者(和)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,導致抑郁癥的產生。迄今為止,抑郁癥病因與發病機制還不明確,也無明顯的體征和實驗室指標異常, 概括的說是生物、心理、社會(文化)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。
如何預防抑郁癥?南陽老中醫為您解答!
有人對抑郁癥患者追蹤10年的研究發現,有75%~80%的患者多次復發,故抑郁癥患者需要進行預防性治療。發作3次以上應長期治療,甚至終身服藥。維持治療藥物的劑量多數學者認為應與治療劑量相同,還應定期門診隨訪觀察。心理治療和社會支持系統對預防本病復發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,應盡可能解除或減輕患者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,幫助患者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及問題,提高患者應對能力,并積及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,以防復發。
以上是來自南陽老中醫帶來的分享,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內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