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肺組織、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和功能的異常,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,肺動脈壓力增高,使右心擴張、肥大、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臟病,是常見病,多發病?;疾∧挲g多在40歲以上,隨年齡增長而患病率增高。寒冷地區、高原地區、農村患病率高。其原發病以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很常見。急性發作以冬春季多見。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誘發肺、心功能不全。治療以控制感染,改善通氣,合理氧療為主,必要時可應用利尿、擴血管藥或慎用小量強心劑。
南陽中醫告訴你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因
一、支氣管、肺疾病。以慢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為多見,約占80%-90%,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其次為支氣管哮喘、支氣管擴張、重癥肺結核、塵肺、慢性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、結節病、過敏性肺泡炎、嗜酸性肉芽腫等。
二、胸廓運動障礙性疾病。嚴重的脊椎后、側凸、脊椎結核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胸膜廣泛粘連及胸廓形成術后造成的嚴重胸廓或脊椎畸形,以及神經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質炎。
三、肺血管疾病。累及肺動脈的過敏性肉芽腫病,廣泛或反復發生的多發性肺小動脈栓塞及肺小動脈炎,以及原因不明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癥。